近期,《乡村振兴促进法》正式施行,《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办法》正式印发。“十四五”时期,国家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这项重大决策对金融服务三农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创造了新的机遇。 作为拥有近4万个网点广泛覆盖城乡、网络深度下沉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邮储银行制定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提出“12345”的工作框架和“十大核心项目”,将持续优化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服务模式,致力打造服务乡村振兴数字金融银行,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更大力量。据了解,“十四五”时期,邮储银行将力争每年涉农贷款投放不低于5000亿元,全力做好乡村振兴金融服务。
推动“三农”金融数字化转型 打造线上线下一站式金融服务
据了解,成立14年来,邮储银行从“走街串巷跑客户”到“平台合作、批量开发”,从“线下触达”到“线上线下有机融合”,从“铺人设点、单打独斗”到“科技赋能、协同合作”,服务模式不断迭代升级。
“线上提速,让‘三农’金融服务随手可得;线下暖心,让‘三农’金融服务走向田间地头;强化技防,让‘三农’金融服务行稳致远。”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副行长、三农金融事业部总裁邵智宝介绍,邮储银行主动顺应农业农村数字化趋势,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为支撑,大力推动“三农”金融数字化转型,不断向传统资源禀赋中注入科技力量,打造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服务模式,探索出了一条具有邮储银行特色的、金融科技赋能服务乡村振兴之路。
线上提速方面,为了解决好农村基础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邮储银行大力推广手机银行,提升线上服务能力。近两年,邮储银行上线了客户经理云工作室,农户可以在手机银行一键获取客户经理联系电话和微信,与客户经理进行一对一咨询;通过手机银行大字版等功能,县域老年客户也能在手掌之上、方寸之间享受邮储银行的暖心服务。同时,邮储银行把线上业务作为全行“三农”金融业务发展的“一号工程”,一方面创新推出了小额“极速贷”、小微易贷等系列线上产品,另一方面加强与邮政集团的协同,积极将金融服务嵌入农业产业链、农村电商等外部场景,利用产业链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等信息,对产业链上下游客户精准画像、合理授信,极大地提升了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可得性和覆盖面。
线下服务方面,邮储银行在加快网点智能化转型的同时,积极在县域地区应用移动设备,为广大农户提供开户、信贷等金融服务,让金融服务走出网点,走向田间地头。比如,为了更好地解决农村“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邮储银行按照“信用即财富”“数据多跑腿、客户少跑路”的思路,一方面,依托村“两委”和乡贤能人,积极推进“信用村”建设,让“信用即财富”的理念深入人心。另一方面,积极推广基于移动展业设备的小额贷款全流程数字化作业模式,上线并不断优化零售信贷工厂。现在,客户经理拿着移动展业设备,就能在田间地头现场办理、现场签约、现场放款,有效保障了金融业务办理时效。
“我们约55%的收单商户分布在县域及农村地区,同时依托3.67万个助农服务点以及60万邮乐购站点,不断延伸金融服务触角。”谈到为广大县域客户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智能服务,邮储银行网络金融部副总经理吉奉刚表示,邮储银行将在移动支付受理环境建设、赋能县域商户数字化转型升级、线上场景的建设三方面重点发力。
在县域移动支付受理环境建设方面,邮储银行将在2021年到2023年打造“千县万镇十大场景百万商户”,主要在县域地区重点建设医疗、交通、校园、酒店、景区、快递、商超便利、涉农场景、网点商圈和移动支付示范乡镇十大场景。在赋能县域商户数字化转型升级方面,横向上,邮储银行以网点为中心,以移动支付为基础纽带,打造覆盖周边居民日常生活的菜场、社区、商超等消费场景的微商圈,延伸网点客户服务范围;纵向上,将加快各类行业场景的垂直开发,为商户提供“收单+SaaS”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在线上场景建设方面,邮储银行聚焦手机银行的功能完善和场景建设,将食堂、教育、医保等线下高频场景转移到手机银行上,实现线上与线下服务的流量互通,提升线上线下一站式智能服务的能力。
服务乡村振兴再出实招 重点推进“十大核心项目”
当前,金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成为银行业数字化转型、增强服务乡村能力、提升客户服务水平的强力支撑。
面对乡村振兴新形势、新要求,邮储银行基于长期服务“三农”的积极实践与探索,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明确了服务乡村振兴的工作框架和实施路径。
邵智宝介绍,邮储银行制定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提出“12345”的工作框架和“十大核心项目”,将持续优化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服务模式,打造服务乡村振兴数字金融银行,积极支持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重点群体和粮食等重要农产品(000061,股吧)供给、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乡村建设行动、农村改革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重点领域,全力做好乡村振兴金融服务。
据介绍,“12345”中的“1”是坚持三农金融数字化转型“一条主线”;“2”是发挥“线上+线下”和邮银协同两项优势;“3”是搭建农业农村大数据、银企银政对接、邮银协作三大平台;“4”是对接农户与信用村、农村资源、政府政务、集团会员四类数据;“5”是建设县域农村生产经营、日常消费、涉农产业生态、集团协同、农村政务五类场景。
“十大核心项目”是指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建设、县域地区移动支付场景建设、线上产品提升、“邮E链”平台、政府数据采集和对接、乡村振兴公司业务生态版图、邮银协同的惠农合作、母子协同的“三农”生态建设、“三农”金融数字化风控、“三农”金融品牌建设等十大项目。
加码金融科技 助力破解风控难题
14年来,邮储银行立足遍布城乡的服务网络,服务个人客户超6亿户,其中4亿多户分布在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在邮储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总监杨波看来,农村贷款具有小额、分散,客户数量大,信息不对称,缺少有效抵押物等特点,金融机构服务“三农”存在“两高一难”的问题——成本高、风险高、管理难,导致一边需求巨大,一边供给不足。
“服务‘三农’是邮储银行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必须全力支持乡村振兴,同时也要控制好风险,做到商业可持续发展。”杨波介绍,在多年服务“三农”过程中,邮储银行的经验之一是“三真实一合理”,即真人、真事、真用途,以及合理的额度。
近年来,邮储银行通过科技赋能,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结合线下资源,通过“C+B+G+P”(C是指消费者、用户,B是指企业、组织,G是指政府,P是指邮政)四个渠道,逐步建立农业农村大数据库,优化完善风控模型和授信模型,解决好能不能贷、贷多少的问题。通过这两个模型实现为广大农户主动授信、发放线上纯信用的贷款,让金融服务更好地惠及广大农户。
近两年,邮储银行在数字化转型实践上取得较好成效,今年一季度新发放线上小额贷款笔数占比已超过90%。“除了线上,我们还结合线下网络优势,构建线上线下有机融合服务模式来解决部分信息收集难题。通过人防加技防,特别是要加强技防,更好地平衡效率和风险。”杨波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