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银行 >

2026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到万亿元

疫情影响和消费习惯的变化,预制菜市场升温,成为餐饮消费以及产业投资的“新宠”。预计,2023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5100亿元,2026年将达10720亿元。

2026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到万亿元级别


【资料图】

工信部联合多部委研究制定了推动预制化食品产业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将很快对外发布。“预制化食品”是近期三部门印发的《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中计划培育壮大的新增长点之一。数据显示,2026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到万亿元级别。

预制菜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是推进“菜篮子”工程提质增效的新业态,是农民“接二连三”增收致富的新渠道,对促进创业就业、消费升级和乡村产业振兴均具有积极意义。

今年2月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即《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这为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心剂。

截至目前,四川、山东、广东等地方已陆续出台具体措施,支持预制菜相关产业发展。例如,广东发布的《加快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从人才培养、质量监管、产业聚集、品牌营销、金融保险等多个方面推动预制菜产业更好更快发展,以建设在全国乃至全球有影响力的预制菜产业高地。广东省还成立了规模50亿元的预制菜产业投资基金,未来将通过子基金放大到100亿元以上规模。

预制菜满足了消费者追求安全美味、营养健康、便捷多元的消费升级需求。7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措施的通知》中提到,培育“种养殖基地+中央厨房+冷链物流+餐饮门店”模式,挖掘预制菜市场潜力,加快推进预制菜基地建设,充分体现安全、营养、健康的原则,提升餐饮质量和配送标准化水平。

中国预制菜产业规模与市场投资前景

近年来,像鲁丰集团这样加大预制菜生产投入的企业越来越多。随着预制菜受到市场青睐,政策扶持、资本入局,预制菜产业“一路高歌”,各方闻风而动催生一片万亿级蓝海。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4196亿元,2026年有望达到10720亿元。

在预制菜这条产业赛道上,集结了来自农业、食品加工、餐饮、电商、物流等多个领域的企业。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现存预制菜相关企业6.4万家,近10年相关企业注册量逐年增加,其中2020年新增1.26万家。

多名业内人士表示,预制菜并非新生事物,此前主要供应B端,近年来逐渐进入大众视野。不像一些“网红”产品突然爆红后迅速沉寂,预制菜是个大的产业范畴,市场需求始终存在,随着社会发展和消费升级,这种需求会加速释放。

标准体系缺失成制约因素

伴随着预制菜的火爆,原材料是否新鲜、添加剂是否超量、口味能否复原等问题广受关注。

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22年中国预制菜行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消费者认为预制菜行业需改进的问题中,排在前两位的是口味复原程度和食品安全。山东得利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思敏说,当前预制菜定义模糊,处在餐饮和食品行业的边界,门槛低、可复制性强,生产企业良莠不齐。

一些企业负责人表示,全国预制菜企业数量众多,但缺少大型龙头企业,多数为作坊式生产加工,“只见星星,未见月亮”,行业标准化程度不高,产品同质化严重,只在低端市场厮杀,拼价格战,缺乏中高端、差异化、个性化的预制菜品类。

目前,标准体系缺失已经成为影响预制菜发展的关键问题。由于缺乏统一执行标准,市场上的预制菜品质良莠不齐,不同厂家生产的菜品口味大相径庭,催生了菜品质量难保证、标识不详细、价格差异大等诸多困扰行业发展的痛点。

以酸菜鱼为例,有的厂家执行动物性水产制品国家标准,有的则执行速冻调制食品标准。记者在济南一家超市看到,同一厂家的两款口味的酸菜鱼执行标准也不一样。执行标准不一,让消费者难以辨别。

“现在是‘千军万马搞肉串’,因为肉串门槛低。”云树杰告诉记者,鲁丰集团多年来一直从事熟肉制品生产销售,目前行业恶性竞争较为突出,一些不规范的小企业、小作坊为节省成本用料不讲究,而相对应的正规企业生产成本高,价格竞争没有优势。山东某地农业部门的干部表示,一些代加工企业未建立质量管理保障体系,缺乏产品质量管理经验,生产标准更新不及时。

“对于预制菜,消费者普遍关心的是口味、观感和营养能否达到有机统一,这需要创新研发的支撑。”在郑思敏看来,要想在预制菜赛道上行稳致远,最终比拼的是品牌、品质和创新能力。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3-2028年国内预制菜行业发展趋势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显示:

行业健康发展需加强引导

为引导预制菜产业健康发展,业内人士呼吁,尽快完善标准体系,明确预制菜定义及范围,对原材料、加工工艺、储存、冷链运输等做出相应规范。

明确预制菜概念和标准。山东省诸城市畜牧业发展中心办公室主任陈振勇等人建议国家或行业层面尽快规范预制菜概念,从原料生产、产品供应、加工、食品营养及功能等方面建立国家、行业、地方、企业、团体各级标准,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山东诸城外贸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王玉琴建议,政府部门加大对预制菜市场监管力度,加强高风险食品的监督检查频次;严厉打击经营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大违法处罚力度,淘汰不符合生产条件的企业,维护良好的市场经营秩序。

遏制盲目发展重复建设。业内人士指出,在市场需求与政策推动下,一些地方盲目跟风上项目,造成重复建设等问题,影响预制菜产业科学健康发展。专家表示,既要防止“一哄而上”,造成市场供应规模盲目增加,又要防止“泥沙俱下”,上马一些规模小、管理差、技术水平低的项目。

提高创新研发能力。预制菜发展离不开先进技术支撑,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创新研发是重要突破口。专家认为,预制菜的品质和“冷、热”有直接关系。射频杀菌、预热锁鲜等一系列技术,可大大提高预制菜的口味还原度,要让先进食品技术加速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国内速冻食品产品类别

目前,国内的速冻食品类目基本分为面米制品和火锅料制品。大家对速食食品最深刻的印象,可能还是主食。国内速食食品市场发展很是迅速。从649.8亿市场规模,到1755亿。接近3倍的市场规模增速,只用了8年。

2020年,速冻面米的市场前三品牌集中度(CR3)达到了47%,速冻火锅会比较分散,可能我们吃的少,品牌认知度也不高,市场前三品牌集中度(CR3)只有16%。

可是在国外,速冻食品可丰富多了。速冻肉类、速冻水果等,在人们生活饮食渗透率就很高。

国内的速冻市场同时在餐饮业和生活零售端销售。

工业化速冻,就是将预处理的产品放在零下30℃的环境里,产品内的热中心温度,就会迅速达到零下18℃。

一个个虾丸、鱼丸、小笼包……就这么迅速被冻起来,被装到包装袋里,送到各大商超,等待出售。

由原材料加工的成品,速冻食品产业链上游都是农产品,例如米面粮油、蔬菜、水产等。

这些原材料被送到三全、安井这些速冻食品工厂进行加工,冻好的产品会冷链配送到超市里。就成了超市的冰柜里一袋袋速冻食品了。速冻食品在疫情之后呼声很高。

在2013年时,速冻食品市场规模是649.8亿。疫情后,人们对速冻食品的热情就此被引燃了。2021年,市场规模增长到1755亿,同比增长25.99%。

数据显示,中国速冻食品市场规模自2016年以来持续扩大。2021年达1542.1亿元,预计2024年将增至1986亿元。这一增长一方面是由于中国人的个人收入上升以及不擅长做饭的年轻人增多。此外,近年来中国政府为提高农村家庭收入,大力推进农产品商品化,速冻食品销售环节中不可缺少的冷链也得以不断完善。从2018年人均速冻食品消费量来看,中国约为9千克,日本约为20千克,美国约为60千克。在这一点上,中国市场与日美相比还有一定增长空间。

中国速冻食品市场的主角是速冻饺子。虽然这在日本也很受欢迎,但在中国的市场地位远超日本。据观研天下的数据显示,中国速冻食品市场中,速冻饺子的市场占有率在2021年达28.9%,其次是速冻包子。笔者觉得中国的速冻饺子、包子比日本国内的好吃得多,也许因为两者发源于中国,所以中国在制作方面占一些优势。

《2023-2028年国内预制菜行业发展趋势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由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本报告对该行业的供需状况、发展现状、行业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面对行业的发展挑战、行业的发展建议、行业竞争力,以及行业的投资分析和趋势预测等等。报告还综合了行业的整体发展动态,对行业在产品方面提供了参考建议和具体解决办法。

关键词:
最新动态
相关文章
2026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到万亿元
媒体人:大运会&U19失利 更大问题是基...
天风证券:给予四川路桥买入评级,目标...
药明康德半年净利创新高股价大涨,“北...
2023世界半导体大会将于7月19日在南京开幕
河南一科长扮群众在接受采访时自夸?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