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老河口市坚持把推进回乡就业、回乡创业、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两回两带”工程作为助力乡村振兴、增强民生福祉的重要载体,以硬措施、优服务为牵引,构建“乡情链”“服务链”“人才链”三链合一的创新创业生态,形成了“人才回归、技术回乡、资金回流、项目回迁”的良好局面。“两回两带”工作开展以来,回乡就业9103人,回乡创业1378人,带动就业4094人,新增各类经济实体投资重点项目93家,项目投资总额39.989亿元。
激活“乡情链”千方百计“唤游子”
(资料图片)
针对草根经济发展不充分、市场主体增长缓慢的现状,老河口市坚持把乡情融进去,把亲人引回来。
乡音共鸣扩“总量”。按照“村建表、镇建册、市建库”的要求,建好用好在外人员、回乡创业人员、回乡就业创业能人信息库、企业用工需求库,对接人才发展需求和基层产业需求。摸排在外就业创业人员119910人,掌握272家企业9444个岗位的用工需求。按行业、地域、职业、身份、特长等建立市级在外人才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
乡土共识盘“存量”。开展返乡就业创业联系服务活动,即印发致老河口在外就业创业人员的一封信10000余份;举办团拜会、在外专家人才恳谈会、创业交流会等20多场座谈会;借助外埠商会、在外创业成功人士等资源力量,利用春节、中秋节、国庆节等特殊时间节点,开展十余次返乡人士家乡行,助力更多的人力资源建设老河口。
乡情共建增“变量”。建立255个在外同乡微信群,开展集中宣传活动,宣传政策、介绍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发布用工需求,协助在外人才回乡就业创业。组团赴南京、温州等地开展“双招双引”活动,授予温州老河口商会“两回两带”工程联络站、“人才工作站”牌匾,通过对接产业转移,以才引才,进行活动推介,吸引优秀人才、优势企业、优质项目落地老河口。
做优“服务链” 整体联动“搭台子”
针对回乡人员缺乏投资方向、投资项目及对接渠道等,老河口市坚持把服务做进去,把作用带出来。
政策推进先行。出台政策汇编单行本,明确产业扶持、就业创业等十个方面32条具体措施,对涉及返乡创业的“三项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一次性创业补贴、回乡创业脱贫人员贴息贷款申领办法、企业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生活补贴”等9项重点政策落实进行了流程再造。落实融资贷款、土地流转、金融保险等扶持政策,疏通创业过程中的堵点、难点。2022年以来,为14家企业24名大学生发放生活补贴、租赁住房补贴以及交通补贴共计20.95万元。拨付2022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资金420万元,申报2023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项目600余万元。2022年以来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204笔,贷款发放42595万元,财政贴息资金1401.94万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企创贷等均实现破局。为老河口新景科技有限公司、湖北万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湖北飞来钟粮油设备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发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1800万元。为老河口市奥胜电子有限公司等4家中小微企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900万元。
夯实平台载体。各乡镇(街道)建立投资项目超市,形成《投资项目超市建议目录》,便于回乡人员投资。搭建渔业产业园、轻工产业园等15个就业创业平台,为回乡就业创业人士提供发展平台。整合“两园一基地”资源,将颐高科技产业园建设为老河口市“两回两带”工程示范基地,产业园现已入驻各类企业和机构115家,提供各类服务2.8万余人次。成功创建“襄阳市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颐高电商产业园获批省级返乡创业示范园。百创塑料制品有限公司等4个项目获评襄阳市返乡创业示范项目。
服务精准对接。开展广泛招聘。2022年以来,先后组织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百日冲刺”“高校毕业生”各类招聘会213场次,累计发布用工需求33.1万多个(次),进场咨询人数达2.3万多人(次)。实施跟踪服务。对回乡重点创业能人库中的人员,带动乡镇、村两级主动对接服务。对回乡就业创业的重点人员实行“一对一”服务,落实用工难、创业难、融资难、竞争力不强、创业环境不佳等问题830多个。重点围绕回乡就业创业主体存在的困难和问题53个,建立问题清单、任务清单、效果清单,形成信息收集、督办推进、反馈销号机制,千方百计解决后顾之忧。
助力“人才链”多措并举“铺路子”
针对返乡农民工、下岗工人、毕业大学生、退役军人等重点就业群体,老河口市坚持把活力激起来,把人才留下来。
突出培训强基。针对返乡农民工、下岗工人、毕业大学生、退役军人等重点就业群体,精准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职业介绍和创业指导,2022年以来,累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7620人。开展科技助力农业产业链发展暨乡村振兴专项培训行动。培育高素质农民670人。先后与光电产业、化工产业、汽车产业等部分企业签订培训与学生实习见习协议,开展订单式培养,新型学徒制培训产业工人473人次。
创新人才增智。围绕乡村人才需求,探索党建引领、产业带动、能人治村,推行“村企帮建共同体”“产业联建联合体”“人才共育联盟体”模式。先后组织“万企兴万村”乡村振兴行动,95家民企、商协会包保帮扶28个重点乡村,累计投入资金190多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区域合作。着眼回乡创业人员共享产业融合发展的增值收益,建立“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有效盘活集体资产,壮大集体经济。张集镇油坊湾村龚保贵、仙人渡镇电商江鲁光和茹湾村汪琴琴等多名回乡创业人员联合创建了“产业基地+研学基地”的抱团发展模式,打造产业联盟。通过高校教授河口行、行业专家和回乡人才结对,持续选派96名科技特派员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开展科技服务工作,专家组团式帮助解决技术难题,发展特色产业项目314个,提升产业层级。
注重典型引领。选树50多名回乡就业创业典型,如夏诗荷雨村乡创路上“新农人”童俊,创办“丹丘觅境”民宿,让民宿成为新的乡村引流点,让村民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力量,吸纳本村剩余劳动力30余人就近务工,村集体经济年增收达26万余元。电商“达人”汪琴琴,种植贝贝南瓜等特色农产品,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电商营销模式,同时,打造集研学、餐饮、住宿于一体的教育旅游营地,实现乡村资源变经济资源,周边群众搭上共富快车。老河口市举办第三届返乡创业大赛,10名“两回两带”“争先之星”和10名“乡村振兴代言之星”脱颖而出。
一审:孙群
二审:汪谊君
三审:刘兵
(责任编辑:彭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