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蒙河高速出发
沿着桥梁、隧道、山间美景穿行两个小时
拨开重重云雾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云南省红河州河口县坝洒农场居委会
一个不起眼的边境村寨
就坐落在中越界河旁边
由于历史原因
这个紧挨着边境的村落
尽管只有200多户人
但几乎每一户人家
都有人有过吸毒史
经过政府、公安部门几十年的共同努力
这个村寨的禁毒局面已经基本形成
但仅仅依靠打处、禁止是不够的
2019年政府在当地修建了“禁毒安全屋”
也成为民警宣传禁毒思想、净化社区环境的根据地
坝洒边境派出所副所长甘保源回忆起3年前
第一次走进村子的情景
“老百姓看我们的眼神是不对的”
“觉得穿制服的人就是要来抓人”
这种敌视心理经常让民警吃闭门羹
社区走访工作几乎无法开展
一次坝洒所接到报警
村里某男子毒瘾发作
在家中不停呕吐、发出阵阵呻吟
场面十分慑人
民警忍耐着呕吐物的气味将他送至医院
守了他一整晚
“我们听着他干呕、呻吟,心里真不是滋味”
一次次接触、一件件实事
坝洒所民警慢慢打开了村寨群众的心门
对此民警们很有成就感
“现在我们说什么老百姓能听进去了”
“有些脾气不好的群众还只认我们派出所”
刘永超是当地的社区民警
为了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他制作了一份吸毒前科人员名单
并按照戒断期三年进行复吸风险划分
进行接地气的禁毒宣传
“重点聚焦在‘离开了毒品能收获些什么’”
此外坝洒所还会每个月不定期组织尿检、毛发检测
这种被动戒毒的意识逐渐变成了主动禁毒的习惯
时间久了
甚至有村民“催促”民警开展检验
“咋个还不来检测,我要出去打工干活了”
为了帮助戒毒人员尽快回归社会
坝洒所主动承担起为他们协调工作的担子
但这个过程并不顺利、时时碰壁
“这些企业负责人一听说是吸过毒的人,他们的态度就是不予录用”
民警一家家企业反复奔波、不停做思想工作
甚至有民警用个人名誉为戒毒人员担保
如今
在民警们手里的那份吸毒前科人员名单上
复吸人数依旧保持为“0”
对比起村寨曾经的样子
刘永超和甘保源深感禁毒这条道路的意义非同一般
“我觉得这个村子的未来是很好的”
“只要他们的生活逐渐走向美好”
“那我觉得,这个也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一种肯定”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 曾佳佳